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为南阳新区,2010年12月省政府批复《南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豫政〔2010〕80号),2011年12月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2012年3月完成空间移交,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统一更名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示范区辖一乡二街道(新店乡、白河街道、枣林街道),4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作为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承载着“三区一基地一中心”的发展重任(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豫鄂陕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目标定位,示范区到2017年,核心起步区规划道路、水系绿地基本建成,水、电、气、通讯等公共配套设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村庄城市化改造基本完成,城市功能基本完备。商务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总部经济、商业商贸、金融保险、会展博览、创意研发、临空商务、文娱休闲、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生命健康产业、高科技产业为重点的都市型工业发展规模初步形成。力争到2020年,城市功能区开发建设和村庄整治改造全面完成,城镇人口达70%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均衡配置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优势更加凸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围绕示范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按照强力打造“活力、魅力、竞争力示范区”和“坚持三个先行、四个出形象”的战略要求,突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建设、开放招商四个重点,优化发展建设、项目服务、信访稳定三个环境,使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在规划编制方面:按照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和一二三产业复合的发展理念和“国内一流、渐成体系”规划要求,投资6000余万元,高标准编制包括商务中心区控制性详规、专项规划、修建性详规、景观设计在内的5大类74项规划,目前已完成63项,在编6项,启动5项,为示范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商务中心区已编制完成了《商务中心区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商务中心区产业发展规划》、《商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河湿地公园修详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展示馆即将完成内部布展并对外开放。真正做到了不让建设等规划,不让项目等设计,充分发挥了规划编制工作的龙头、引领作用,为示范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建设方面:坚持土地房屋征收、道路建设、绿地水系建设、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建设五位一体,压茬推进。一是依法依规推进土地房屋征收。示范区成立以来,土地征收9000余亩,拆迁房屋2200余户60余万平方米。供地率达到42.8%,位居全市第一,超过全市平均供地率12个百分点。特别是顺利完成了姜营村、“三馆一院”、黄河路南延等重点区域的征收任务,实现了平安征迁,和谐征迁,为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基础。同时,保持“双违”整治的高压态势,去年拆除违法建设200余处、8万平方米;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拆除约3.1万平方米,维护了利益,遏制了违建现象的发生,为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科学有序推进道路建设。围绕商务中心区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我们安排道路建设22条、51.6公里,总投资26.44亿元,其中新开道路14条,续建道路8条。围绕商务中心区重点推进“三纵七横”10条道路建设,总里程18.9公里,总投资约7.8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8亿元。目前这些道路已开工建设,近期白河大道的贯通工作正在分期分段强力推进。围绕服务华耀城等重大项目落地推进了黄河路南延、信臣南二路等道路建设。服务中心区黄河路、新区大道、北外环路及白河大道已建成通车,待以上道路全部建成后,将形成连接A、B两个片区、面积25平方公里的道路合围,可满足大批项目入驻条件。同时,物流产业区及汽车城道路也在加快推进中,年底可实现全部通车。三是同步推进绿地景观水系建设。重点推进了一分干景观绿化、白河中央湿地公园、汇聚广场等3个项目建设。目前,一分干改线工程已通水,汇聚广场已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白河湿地公园今年将围绕“三馆一院”周边采用PPP模式进行局部打造。四是同步推进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110千伏迎宾变电站已建成,河东水厂开工建设,地震应急中心主体已封顶。市一中分校围墙已圈建,“三馆一院”、 张岗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五是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开工建设了玉皇庙、龙腾、菱角池、盆窑、李八庙、姜营、双铺等7个社区,总投资55亿元,总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20亿元,封顶70万平方米。力争到年底,这些社区全部封顶,建成面积120万平方米,解决6000户群众的安置问题。
在项目建设方面:把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强化招商引资。成立了商业综合体、金融机构、总部经济等7个“三专”工作组,围绕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生态农业进行招商。特别是实现了华耀城、河南油田南阳基地两个项目的顺利签约。至目前,共联系对接招商引资项目198个,总意向投资额1528亿元,协议(合同)引资额56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6.5亿元。二是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其中,华耀城项目正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土地报批手续及林地报批手续已经上级审批完毕。《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安置方案公告》已经拟订并公示完毕,征收费用已测算完毕并报市审批拨付。正在进行土地征收的宣传发动工作和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预计11月初土地征收完毕,文探、物探进场。12月中上旬土地供应完毕,全面实现开工建设。河南油田南阳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油田研发总部、回迁4个公司和油田住宅区等项目,油田研发总部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区地表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基础土方开挖及土地报批工作,预计明年1月底主体封顶。油田住宅项目共涉及190余亩土地,计划建设6800套房屋,一期计划建设3000余套;目前正在进行土地征收工作,预计11月份可以进入土地供应程序。金融街区项目规划方案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土地组卷报批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同时与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人保财险等企业进行商业洽谈。恒大项目正在进行合同谈判,合作地点约1000亩,目前已经整理出200亩土地,还有111亩土地征收后可挂牌,正在进行规划条件报批及土地评估工作。万达商业综合体项目,正在按万达集团的决策流程推进。
官庄工区
官庄工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南部,距中心城区34公里,距唐河县城18公里,距新野县城31公里,是宛城、唐河、新野交界处,中石化大型企业河南石油勘探局所在地。官庄工区是2009年12月4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设立的。2010年底,官庄工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运行。目前托管1镇(官庄镇)2街道办(东兴街道办、赤虎街道办),下辖34个行政村,总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万亩,总人口约23万人。
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官庄工区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十年初具规模”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围绕城市组团壮大,围绕石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服务民生社会大局稳定,以石化产业为龙头,坚持绿色、智慧、高效、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南阳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增长极、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央企与地方合作示范区、美丽矿区新城。
以高起点规划引领,按照“长规划、短实施、重实效”的原则,围绕整体的规划体系完善,加快编制完善各类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契机,用好政策抓机遇,成立了东兴和赤虎两个街道办事处,借全省城市组团的机遇,2011年10月,官庄工区被纳入全省七个特殊功能区之一;2015年6月,完成独立工矿区改造升级项目申报工作,总投资5811万元的国家发改委资金计划已下达。借国家推进科技创新的机遇,官庄工区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集石油勘探、油气开发、精细化工、基本建设、规划设计、机械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化工基地。
以项目建设和开放招商为支撑,突出焦点聚神聚力求突破。按照“抓大放小,就重避轻”的原则,突出资源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突出“三焦”,在“特种蜡项目建设”、“南阳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石蜡化工项目建设”上下大功夫,率先突破。
以“两度两力”为引领,为中心城区提供支撑。作为中心城区“四大板块”之一,统筹考虑基础建设、生态环保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与中心城市的对接,努力形成功能互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局面。中心城区累计投资16亿元,先后修建城区道路50余公里,五一桥、广北桥等桥梁5座,40亩城市喷泉广场1个,城市给、排水管网20公里,绿化道路6条30公里,工区建成区面积达14.2平方公里,已形成了“六横六纵”道路框架,产业、人口不断向城区集聚。
以幸福宜居为目标,创建和谐稳定示范区。用足、用活政策,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改善教育环境,着力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核心,转变作风强保障。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动适应党建工作新常态,按照市委“四句话”要求,以绩效评价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4+4+2”党建制度体系,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狠抓“一改双优”、“三亮三评”、“四督四查”、“三查三保”工作,转变作风强保障,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民风促社风。
下一步,官庄工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牢牢坚持向心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不放松,牢牢咬定富民强区的目标不放松,牢牢扭住体制机制创新不放松,牢牢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不放松,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好工区“十三五”规划;围绕南阳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南阳大工业基地;围绕独立工矿区项目建设,加快工区产业转型;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工区经济发展;围绕民生改善,增强人民幸福指数;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战斗力,振奋精神,务实重干,奋力拼搏,切实把工区建设好、发展好,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200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两大“国字号”工程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有力推动了南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基础和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功能和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目前,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84.22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128.63平方公里;累计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30家,吸纳就业人口34万人。 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5亿元,对全市的贡献率均超过60%。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9个,超200亿元4个,超400亿元1个。达到一星级以上标准的6个,其中达到二星级标准的2个。
打造平台----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培育产业集群“千百亿”工程,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链式发展”的原则,按照中心城区主导产业引领带动和“一县一业” 的发展思路,出台了《关于聚神聚力聚焦加快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意见》,加快集群发展,指导各县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力争每个县区都培育一个百亿元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心城区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质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协会、一个专业园区、一支专家团队、一个支撑体系”的“八个一”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各县区按照“一县一业”的集群发展要求,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做专、做深、做精、做出特色。目前,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新野县纺织服装、淅川县汽车及零部件2个产业集群已超百亿,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新能源及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先进装备制造、镇平县新型建材3个产业集群已超50亿元。宛城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野县纺织服装、淅川县汽车零部件、唐河县装备电子4个产业集群纳入省重点培育的超百亿产业集群。
招大引强----
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项目建设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关键,也是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水平的关键。通过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落实项目责任机制、倒逼机制、周例会等制度,切实加大督导督察力度,确保重点项目特别是符合主导产业项目提前投产达产。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实施工业项目共391个,总投资1148亿元,当年累计完成投资462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198个,占全部在建工业项目的50.6%,总投资654亿元,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56亿元,占全部工业项目完成投资额的55.4%。符合“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的项目124个,当年完成投资180亿元。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216个,当年完成投资197亿元;续建175个,当年完成投资265亿元。
创新管理----
激活巨大发展潜能
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谋划出台了《关于印发〈南阳市聚焦产业求突破行动方案〉的通知》、《南阳市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下发了《2015年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专项工作方案》,指导推进各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行政区域管理套合等工作。下放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非工业用地项目招拍挂权限,由区政府组织实施、中心城区非工业用地土地定价、城市配套费征收优惠政策等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开展产业集聚区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完善联审联批机制。每月定期召开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联席会议,集中协调和解决拟开工项目的审批、规划、土地、环评审批等手续办理事项。组织开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观摩点评。由书记、市长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书记、县市区长分组对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暨重点项目进行观摩点评,现场打分排队,对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比和检阅。强化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督查。每月10日前对上月项目进展情况、各县市区项目新开工项目情况、竣工投产项目情况、谋划项目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南阳市产业集聚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内涵要求相比,还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群培育步伐缓慢、招商引资针对性不强、项目质量不高、资源集约节约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加以解决,争取新的一年产业集聚区建设再有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南阳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情况
为加快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战略,提出建设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两区”),是完善科学发展载体体系,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支持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区,作为服务区域、带动周边的核心载体和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增长点;支持市辖区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形成一批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城区新的增长点。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2〕17号)明确指出,商务中心区是在省辖市市区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培育形成1个商务中心区,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展示)、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特色商业区是在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建设发展1个特色商业区,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相关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区。
2012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规划建设13个服务业“两区”,分别是市商务中心区、西峡县、淅川县、新野县、桐柏县、南召县商务中心区,卧龙区、宛城区、镇平县、社旗县、方城县、唐河县、内乡县特色商业区。服务业“两区”具有服务业企业(机构、商户)集中布局、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等显著特点。加快推进我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顺应了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构筑资本、技术、信息、人才集聚平台,增强吸引力和承载力,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