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

2016-02-26 17:37:42 来源:河南省商务厅 浏览次数:

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

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

豫商秩〔2014〕16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商务局:

   
    为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维护流通市场秩序,保障城乡群众消费安全,根据《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商秩发﹝2013﹞43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豫政﹝2014﹞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简政放权、强化监管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清正廉洁、服务高效”的监管工作理念,实施监管体系标准化建设,理顺监管工作体制机制,夯实监管工作基础,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努力营造法治营商环境。

    (二)工作目标。用3-5年时间,努力打造队伍建设标准化、内部管理规范化、监管(执法)行为文明化、监管(执法)监督制度化、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体系,维护城乡流通市场秩序,切实保障消费安全。

    二、主要工作

    (一)积极实施监管体系标准化建设   

    1.争创“达标示范工程”和“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单位”。各级商务部门要按照《河南省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要求,以争创“达标示范工程”和“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单位”为载体,积极实施监管体系标准化建设,夯实监管工作基础,为全面履行商务领域市场监管职能创造条件。省商务厅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继续对各地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体系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持。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

    2.全面构建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县级以上商务稽查队伍和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机构建设,整合、充实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力量。监管力量不足或未启动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地方,要尽快解决机构、编制和职能配置,落实监管机构办公场地,完成监管队伍组建,合理配备办公机具、监管装备与车辆,完善管理制度,力争2014年底前做到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

    (二)理顺监管工作体制机制

  3.理顺工作体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确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具体负责,市场秩序科室统揽当地市场监管工作全局,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站)、商务稽查支(大)队按照各自分工(委托)在市场秩序科室的监督指导下具体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监管工作体制,确保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体系的统一、完整、有力。

  4.建立常态化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以网格化监管为载体,以市场监管档案为基础,以落实市场监管责任制和市场监管责任追溯制为核心内容的常态化市场监管工作机制。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商务稽查机构区别不同区域、行业建立企业(商户)经营信息档案;各商务稽查机构要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每一个经营主体的监管任务明确到直接监管单位,建立市场监管责任制度,分解监管责任;建立市场监管巡查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对监管人员巡查时间、频次、巡查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责任追溯制度,对出现的售假、不规范经营行为,特别是重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扰乱市场经营秩序事件,在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的同时,对监管人员的失渎职责任一并予以追究;建立完善市场监管轮岗制度,不同区域监管人员应定期轮岗;建立完善市场监管工作考评考核制度,定期考评考核监管人员监管业绩,并作为评先表彰、岗位调整、职务变动的依据。

    5.建立健全商务监管监督、协作与制约机制。加快建立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内部协调机制,切实解决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不分和审批与监管脱节问题。凡条件成熟的,应将监管职能委托商务稽查机构统一履行;要建立以市场监管主管科室牵头召集,相关行业主管科室参加、稽查机构办案人员列席的重大案件审理制度,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并对同级商务稽查机构的日常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行为予以监督指导;各级商务稽查机构内应设立市场监管(执法)监督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监督、指导监管人员的日常监管(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依据运用、裁量标准、案卷制作与归档的规范与把握。各级商务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关于监管职责划分的规定,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监管重心下移,合理划分上下级商务部门监管权限;建立跨地区商务部门监管工作协调、协作联动机制,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密切与公安、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协作,建立跨部门的信息通报、联合调查、案件移交等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与检察、公安、法院、监察等部门的联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发现涉嫌犯罪案件和严重失、渎职案件,及时移交司法部门或监察部门,追究责任人的刑事、党、政纪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商务稽查机构应端正商务监管指导思想,以教育、引导、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商务领域市场经营秩序为监管目的,杜绝以罚代管行为。

    (三)强化内部规范管理

     6.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全面实行监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清退不合格人员;严把监管人员选拔录用关,依法淘汰不能胜任监管工作的人员,优化监管队伍人员结构。建立监管人员学习培训制度,依照省厅培训骨干,市局轮训全员,县(区)局抓平时学习的原则,制定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加强对市场监管人员法律法规、流通知识、监管技能、形体培训,完善培训考核机制,建立培训考核档案,不断提高市场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和办案技能,每年至少轮训一次。

    7.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监管工作水平。各级商务监管机构要规范岗位职责、规范监管行为、规范程序流程、规范工作标准、规范文书使用、规范文档管理、规范学习培训、规范评议考核,努力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四)创新监管方式

    8.建设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快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系统建设步伐,畅通社会公众举报投诉渠道,尽快形成覆盖全省与中央平台对接的举报投诉服务网络。规范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站)运行管理,完善举报投诉受理、案件分转督办反馈机制和流程,提高案件办理效率,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

9.打造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利用省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业务管理系统(原屠宰监管技术系统),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的全省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逐步推行办案流程和监管工作网上管理。建立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在线培训教育系统,开发政策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视频课程、在线咨询、业务交流等功能模块,提供方便快捷的远程学习与交流渠道。适时推进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业务管理系统与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与相关部门间监管执法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10.构建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依托商务领域市场监管业务管理系统,构建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企业和经营者诚信档案,探索根据不同主体不同信用状况实行分类监管,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城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步伐,利用城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等各类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加强市场秩序动态分析研判,完善预测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监管效率。探索运用移动监管执法、视频监控等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信息化水平。

   (五)全面履行监管职责

  11.认真梳理监管职能,严格落实法定职责。各级商务部门要认真梳理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机制,加强执行情况检查与评估,执行不到位的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每一部法律法规规章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近期要对成品油市场、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散装水泥、对外劳务合作、零售商促销、拍卖、典当、商业特许经营、报废汽车回收、再生资源回收、原油市场、煤炭经营、家庭服务业、旧电器电子产品流通、对外承包工程、技术进出口等国内外贸易及国际经济合作领域赋予本级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和行政处罚权限进行梳理,集中交由各级商务稽查机构统一履行,切实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12.弱化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各级商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尽快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经营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配套工作,尽快对取消的每一项行政审批事项研究采取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切实做到把该放的放开到位,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13.加强依法行政,规范监管行为。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创新法治理念,改进监管方式,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全面推进商务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确保监管行为合法规范。继续推进服务型行政监管建设,促进监管与服务的融合,推进服务型、法治型机关建设。全面贯彻和实施商务部《商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我省商务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罚没物品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程序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环节和步骤,切实做到程序合法、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推广重大案件听证制度、执法公示制度、执法案卷评查等制度,研究制定商务领域市场监管监督管理规定,加快形成完善的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制度体系。

  14.集中整治突出问题,确保职能调整衔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针对当地群众反映强烈、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领域适时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有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要挂牌督办,明确查办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涉嫌犯罪案件,坚决移送司法部门追究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成品油市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零售商促销、商业特许经营等领域整顿治理。同时要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调整与衔接工作,确保调整期间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在新形势下转变商务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从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依法行政,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度,自觉增强做好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全面推进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工作,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广,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落实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县区督促指导力度,强化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工作保障。

   (三)强化责任,奖优罚劣。各级商务部门要将市场监管工作作为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评议考核与奖惩机制,对依法行政群众满意度高、自身建设过硬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省商务厅将适时开展商务领域市场监管工作评议考核。

                          

 

2014年4月14 日


  • 上一篇:商务部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
  • 下一篇:文资办解读支持文化企业改革发展两个规定